近日,以“人機協同催生教育新生態”為主題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北京師范大學昌平校園盛大召開。全球超過400余位教育專家、學者、政策制定者及一線實踐者,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
會上,福州市鼓樓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葉育新代表鼓樓教育發表關于《人機協同下的智慧教育轉型——福州市鼓樓區的實踐與探索》的觀點,成為本次大會展示中國區域智慧教育亮眼成果的重要聲音。
發言中,葉校長提到鼓樓區在借助人機協同助力智慧教育轉型的過程中主要采取了三條舉措。其中在舉措二中提到,投資1.2億元打造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鼓教通”,構建“一網兩云三中心”技術底座,貫通全區學校網絡、數據、算力,并有效對接國家省市平臺。平臺已覆蓋全區32所學校1600多個班級,深度服務3300多名教師、近6萬名學生,沉淀海量教學與管理數據。在場景應用上,聚焦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探索人機協同在“備—教—學—評—研”全流程的深度應用。在智慧備課、智慧課堂(如利用智能筆、攝像頭采集數據優化教學)、智慧評價(如AI作文批改形成四維循環進階模式)、智慧教研等方面取得突破,成功構建了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數智化閉環新生態,基本實現“備有依據、教更精準、學顯個性、評促發展、研重實效”。
據悉,由實達集團(600734.SH)打造的“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以“1+2+N”為架構體系,即1個數字教育底座,2個區校一體化教育服務平臺,N個特色智慧校園應用場景,通過AI大模型技術,聚焦助教、學伴等功能,同時搭載智能練測和AI作文等產品,賦能教育數字化與智能化。
不僅是鼓樓區項目的成功,自上半年正式發布以來,“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以及以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創新方案正加速在全國各地推廣。8月下旬,羅源縣試點校應用工作部署會在羅源縣教師進修學校召開。基于該智慧平臺,本次試點工作將聚焦教學及管理環節,圍繞“智能練測”“課后服務”等AI應用場景在羅源一中、民族中學、羅源二中等5所試點校展開。
依托在省級智慧教育平臺沉淀的技術能力與實踐經驗,以及鼓樓區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鼓教通”)形成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案例。本次羅源試點將深化縣域場景驗證,通過系統化培訓與陪伴式教學,打造“教師能力提升-校本資源沉淀-數據應用閉環”的全鏈條服務模型,旨在為羅源縣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提供可復制的數字化路徑。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標志著人工智能進入國家戰略實施階段,教育與人工智能的融合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未來,實達集團將繼續深化“平臺賦能+場景深耕”的戰略布局,緊抓政策機遇,加速AI精準教學、家校協同等創新成果的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