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國企舉債融資、向國企借款……財政部1日公開曝光了6起已完成問責的隱性債務典型案例。
一是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通過國有企業舉債融資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新增隱性債務5.2億元,時任遼中區常務副區長程某某、副區長郝某等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二是福建省廈門市通過國有企業墊資實施土地一級開發項目、安置型商品房項目等,新增隱性債務683.96億元,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某,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某某等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三是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通過國有企業舉債融資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新增隱性債務1.45億元,時任陵城區委副書記、區長時某,副區長任某等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四是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通過國有企業墊資建設應由政府承擔的建設項目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項目,新增隱性債務103.85億元,時任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汪某某、管理委員會主任劉某等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五是重慶市武隆區通過向國有企業借款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新增隱性債務1.6億元,時任武隆區副區長、原武隆區仙女山(白馬山)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現武隆區仙女山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書記、主任劉某,原武隆區仙女山(白馬山)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現武隆區仙女山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委員、重慶武隆旅游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某某等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六是四川省成都市通過國有企業墊資實施城市有機更新項目、墊資建設市政道路等公益性項目以及代政府繳納軌道交通建設發展專項資金,新增隱性債務614.08億元,時任成都市副市長劉某某等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財政部要求,各地方、各單位要切實把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強化“紅線”意識,樹牢底線思維,堅持和完善常態化監控機制,嚴格落實地方政府違規舉債問責機制,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妥善處置和化解隱性債務存量。
“下一步,財政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財會監督主責,對新增隱性債務和化債不實等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推動有效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財政部監督評價局相關負責人說。(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