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產業化落地成為本屆WAIC關注焦點之一。7月26日—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在上海舉行,AI商業視頻應用頭部企業與光同塵首次亮相WAIC,并展示了顛覆傳統影視制作流程的自研AI商用級創制平臺“與光AI”,以及首部國風AI生成番劇《有山靈》的沉浸式體驗區。
與光同塵成立于2015年,主要從事影視制作、廣告創意等業務,于2023年正式切入AI視頻生成領域,并在2024年實現了AIGC商業化視頻的規模化盈利,目前已是國內AI商業視頻應用的頭部企業。其聯合創始人兼CEO陳發靈則是一位在影視創作圈深耕了十年的“95后”創業者。
在展會現場,與光同塵CEO陳發靈向證券時報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在商業廣告案例中,引入AIGC技術后,該商業視頻的制作周期將壓縮70%,制作成本降低80%,動畫番劇的制作成本更是直降90%。
在與光同塵的AI動畫互動體驗區,由與光同塵制作的國內首部純AI制作國風番劇《有山靈》預告片正在上演。據悉,國風玄幻故事《有山靈》的靈感取材自《山海經》,并通過劇情創造出“百妖匯聚,小鼠逆襲”的奇幻世界。一位動畫專業學生在現場觀看后驚嘆道,“角色動作連貫性超預期,即夢3.0模型讓劇情場景不再‘抽幀’,連毛發飄動都符合物理規律。”據現場統計,該體驗區單日接待超500人次,周邊衍生品兩度售罄。
在AI視頻生成賽道的競爭中,與光同塵的獨特性在于構建了“產學研一體”的閉環生態,該公司還計劃將這一生態帶向海外。陳發靈表示:“市面上做內容的、做技術研發的、做教育的公司不少,但能把三者擰成一股繩的,目前國內幾乎沒有。這種模式的核心是‘用應用經驗反哺教育,用教育產能支撐創作,再用創作需求驅動研發’。”
面對市場上AI人才稀缺的現狀,與光同塵與浙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等高校合作開發課程體系,將商業項目中的實戰經驗轉化為教學內容;在研發端,自主開發智能體平臺“與光AI”,將鏡頭語言、剪輯邏輯等專業知識植入系統,新手經過培訓也能產出“平均分以上”的視頻。
記者在與光同塵的展位中了解到,以亞冬會廣告片為例,同樣的產出,傳統預算和周期分別為150萬元和120天,用上AI后這兩個數字變成30萬元和15天。在動畫番劇的制作方面,如果用傳統方式需要3萬—5萬元/分鐘,AI能夠讓其降至3000—1萬元/分鐘。
“我們不光通過AI技術給市場帶來降本增效,更希望用AI技術來釋放人的創造力,去探索更多影視制作的邊界,產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陳發靈表示,“AI正在重構影視行業的生產邏輯,這不是替代,而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效率革命。”在他看來,AI對視頻內容生產的賦能,已經從工具應用轉向流程重構,未來幾年內容行業的生產方式會迎來一波新的變革浪潮。陳發靈預計,到2030年,AI產出的內容有望占市場總量的三成以上,甚至可能半數互聯網上的視頻由AI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