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補貼大戰對新茶飲行業有何影響?近期,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中頻頻談及這一問題。
整體來看,積極參與補貼大戰的品牌,短期內銷售呈現明顯增長;部分未參加外賣大戰的品牌,單店數據下滑較為明顯。不過,多家上市新茶飲公司高管在業績會上提到了外賣補貼的弊端。
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獲悉,補貼大戰給行業發展埋下隱憂:一方面,消費者易形成“價格依賴”,進而沖擊品牌產品價格體系;另一方面,加盟商需分攤補貼成本,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影響長期穩定。展望下半年,外賣補貼退坡已成定局,頭部品牌正通過差異化上新及優化門店運營效率,提質增效,留住消費者。
外賣戰拉動訂單增長
新茶飲上市企業半年報收官,外賣補貼對行業的影響也浮出水面。整體看,積極參與的品牌短期內拉動門店銷售額明顯增長。
今年上半年,蜜雪集團實現營收148.75億元,同比增長39.3%,期內凈利潤增長44.1%至27.18億元,營收和凈利潤規模居行業首位。
據浙商證券測算,上半年蜜雪集團平均單店貢獻商品銷售收入27.8萬元,按年增長13.2%,受益于外賣戰對于訂單量的拉動。
“公司憑借廣闊的門店布局和成熟的線上運營能力,我們和加盟商伙伴把握住了這次機會,推動國內門店店均營業額顯著提升。比如,7月12日,幸運咖全國門店店均營業額達到5732元,當天外賣訂單量環比提升258%,當日單店外賣最高單量3095單。”蜜雪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據奈雪的茶財報,上半年第三方外賣平臺訂單貢獻直營門店收入約44.2%,外賣營收同比上升7.5%。6月底,奈雪的茶對外表示,5月店均訂單量同比增長35%,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8%。“五一”假期,奈雪的茶與外賣平臺合作的“閃購”活動上線24小時訂單量同比暴漲超200%。
茶百道在業績會上表示,上半年,外部渠道的階段性促銷活動進一步帶動了門店銷售,整體來看,二季度單店日均GMV(商品交易總額)達到近一年來季度最高水平,比一季度提升約15%,單店效率持續改善,經營表現呈現積極態勢。
未參加外賣大戰的霸王茶姬,單店數據則下滑較為明顯。財報顯示,霸王茶姬二季度總GMV為81.03億元,同比增長15.5%,得益于大中華區及海外茶館網絡的擴張。不過,二季度霸王茶姬大中華區單店月均GMV為40.4萬元,同比下降25%。
霸王茶姬全球CFO黃鴻飛在電話會上表示,此次單店月均GMV對比的是2024年第二季度異常強勁的業績基數,上期基數較高;此外,外賣平臺“價格戰”加劇,公司選擇不參與短期導向的折扣活動,導致部分客源暫時分流,最終影響了銷售表現。
整體看,在本輪外賣大戰中,新茶飲行業成為最大獲益方成為共識。一家頭部新茶飲公司高管李哲(化名)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二季度的外賣補貼大戰中,各平臺推出的優惠券,其針對的價格帶以20元左右為主,而這正是新茶飲與快餐的定價區間;相較于餐品,茶飲本身具備消費頻次高、客單價較低、出餐環節簡單等屬性,這些因素共同促使新茶飲品牌成為承接本輪補貼紅利的贏家。
補貼大戰埋下隱憂
盡管外賣補貼短期內能為新茶飲品牌帶來訂單增長,不過從長期看,行業在外賣補貼下也存在不少隱憂已成為共識。
“公司秉持與加盟商共贏原則,二季度未參與外賣補貼,此決策獲多數加盟商贊同。若參與補貼,品牌方雖能從中受益,但成本分攤后加盟商很難賺錢;同時,訂單激增會直接影響門店效率,引發人力短缺、品質下滑等風險,影響加盟商穩定性。外賣補貼即便能短期拉動客流,補貼結束后也難以形成穩定的客流,且沖擊產品價格體系。”李哲向記者表示。
盤古智庫研究院研究員江瀚也對記者表示,新茶飲并非剛需,外賣補貼使得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高,進而依賴補貼形成“價格上癮”,一旦補貼減少或取消,消費者點單頻次可能降低,長期影響品牌形象。同時,商家為參與補貼活動,需承擔折扣成本,疊加平臺15%至25%的抽成與包裝配送成本,利潤被嚴重稀釋,這對于加盟商而言可謂增收不增利。
多家上市新茶飲公司高管也在業績會上提到了外賣補貼的弊端。
“奶茶屬于高頻復購商品,如果前期能吸引用戶但后續吸引不了,就會高開低走。”古茗管理層在半年報業績會上表示,上半年業績受外賣大戰拉動有限。第三季度平臺競爭加劇,古茗未激進跟進,而是擁抱堂食,主要擔心補貼退潮后利潤率持續降低。在外賣大戰里,絕大多數加盟商利潤率是下降的。
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杰在業績會上表示,巨額補貼驅動的競爭不具持續性。“若霸王茶姬參戰,雖有助門店GMV與貨品銷售,但會嚴重損害加盟商利潤;過度聚焦價格競爭可能對產業鏈各環節,包括商戶運營、服務保障和平臺健康發展等,都會帶來挑戰。補貼和‘價格戰’吸引的短期用戶并非其核心客群,無法構建長期品牌忠誠度,因此公司堅決不跟風卷入‘價格戰’。”
多管齊下留住消費者
自今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約談相關外賣平臺以來,平臺間“內卷”競爭逐漸回歸理性,補貼力度也隨之降溫。
“對于新茶飲行業而言,補貼退坡是好事。隨著補貼降溫,各大品牌價格體系企穩,行業不再陷入低價競爭,減少內耗。品牌方也得以將更多精力放在產品創新與門店效率優化上,有利于新茶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8月份,我們通過奶茶節、打造差異化產品及IP聯名活動等,整體銷售額仍處于穩健增長態勢。”一家曾參與外賣補貼的新茶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正如上述所言,隨著外賣補貼的逐漸退坡,多家新茶飲品牌紛紛發力內生式增長。一方面,加大研發力度以推出差異化產品;另一方面,借助數字化手段優化運營、降低門店成本,同時注重加強品牌建設以提升消費者黏性,進而聚焦加盟商單店盈利能力,成為行業當下特點。
以茶百道為例,據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二季度的新品銷量杯數已占到整體銷量的28%,新品上市的拉動效果明顯。
“品牌長期發展,還是要回歸產品和服務本身。公司會積極擁抱變化,堅持以高質平價為主張,持續提升產品力、品牌力和門店經營質量。”蜜雪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7月以來,蜜雪冰城相繼上新,豐富高質平價產品線。此外,公司智能出液機在門店持續推廣落地,門店服務效率與品質明顯提升。
張俊杰在電話會上提及,今年底霸王茶姬的門店菜單會迎來大幅的新品上新。四季度會逐步推出4.0自動化設備,在現有的門店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也大幅提升生產運營效率。此外,公司將于今年下半年全面啟動核心原料升級計劃,涵蓋茶葉、奶源、糖漿等所有關鍵原料品類。
展望未來,頭部新茶飲投資價值依然被業內看好。中郵證券研報表示,茶飲行業已從過去的跑馬圈地、追求開店速度進入到提質發展階段,持續優化單店模型、控制成本、進行有效創新,并成功實現全球化布局的企業更能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