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的技術進程像一輛高速駛來的火車,當它離你很遠的時候,你覺得它很慢很慢,當它從你面前疾馳而過的時候,你卻永遠也追不上他了。”對于具身智能的發展進程,智元機器人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如是比喻道。
8月21日,在智元機器人首屆合作伙伴大會上,王闖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技術突破是支撐商業化落地的核心因素,基于當前技術水平,智元機器人篩選出展廳講解、文娛表演、料箱轉運、科研教育、物流分揀、數據采集訓練等七大可落地場景,這也是智元今年有信心落地的七大場景,今年智元將與合作伙伴共同將產品推向市場。
近日,智元機器人全尺寸機器人遠征A2在上海浦東新區完成24小時戶外行走全直播活動,在行走的同時講解作業,當天實測氣溫37℃,地表溫度61℃。據了解,由于天氣炎熱,攝影師共計更換73人次,而機器人則獨自走完了全場。
王闖表示,此次挑戰主要實現了技術層面的四大突破。“一是自主移動與導航避障,能適應強光、逆光等復雜光線環境;二是極端環境適應,37℃室外、61℃地面下24小時獨立作業,說明機器人可應用于酷熱環境交通指揮等場景;三是可靠性,實驗室已測機器人連續行走3000小時,批量測試360小時無異常,能應對突然出現的小孩、動物之類的干擾;四是任務部署便捷,5分鐘可完成新任務部署及講解臺詞修改,這一點適配展廳需求。”
在王闖看來,探索場景落地需要智元與合作伙伴共同推進,與眾多上市公司合作,其中一大目標也是探索具身智能可落地場景。在選擇合作伙伴的過程中,智元主要看重多方面因素,一是產業背景,二是技術服務優勢,三是垂直領域能力,四是場景測試配合度與信任度,五是渠道能力。
“我們覺得機器人今年比較大的落地機會在展廳講解接待和文娛表演,會傾向于選擇本來就有產業基礎的合作伙伴。”王闖坦言。
在出海方面,智元今年主要規劃科研教育出海與商業出海。目前,智元已在科研教育合作領域進入北美市場,在商業市場方面瞄準東南亞、日韓、中東市場,并已在馬來西亞取得初步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