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聯想集團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2026財年第一季度業績:當季營收同比增長22%至1362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凈利潤同比增長22%,達28.16億元。
全球AI競賽如火如荼,聯想集團三大主營業務集團邁進“價值兌現期”:IDG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實現營收973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PC業務更是創下15個季度以來最快增速;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營收實現35.8%的增長;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收入增長19.8%再創新高,運營利潤率達22.2%。
聯想集團本財季非PC業務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至47%,驅動集團增長結構更趨均衡的同時,也為公司混合式AI的縱深布局提供了基礎。這也意味著,聯想正加速撬動“AI+終端”這一大飛輪的轉動,以PC為支點,帶動IDG、ISG、SSG多業務協同增長,形成從個人智能到企業智能的正向飛輪效應。
報告期內,聯想的AI PC出貨量占整體PC出貨量超過30%,中國市場具備五大特征的AI PC出貨量占比已達筆記本總出貨量的27%,“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的用戶活躍度顯著提升,WAU(每周活躍用戶比例)平均值達40%。聯想也正加速推進構建統一AI入口,探索跨終端、跨生態的智能體驗新范式。
企業智能方面,聯想集團正在構建以混合云平臺、智能體管理平臺和行業垂直解決方案庫為核心的全棧AI產品體系,助力客戶加速部署企業級智能體。繼在中國率先發布“樂享”企業超級智能體后,聯想正在構建人工智能模型工廠,開發智能體平臺,以推進聯想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的全面落地。報告期內,聯想集團AI基礎設施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55%。
若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算,聯想集團本財季凈利同比增108%,達36.6億元。這主要是受股價波動影響帶來的認股權證公允價值變動,進而產生的非現金性質賬面收益。集團管理層認為,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量能夠更清晰地反映集團的核心運營表現和經營質量。由于認股權證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預計將持續至2027/2028財年末,公司希望市場更多關注集團在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的公司實際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