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迎利好。
杭州市司法局8月11日起公開征求《杭州市促進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該草案提出,根據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技術特性與發展規律,針對不同智能化等級、應用場景分類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品及服務,探索構建分級分類監管體系與沙盒監管機制,建立包容審慎、鼓勵創新的監管生態,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
當前是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密集創新和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黃金窗口期,杭州憑借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創新生態,在以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機器人整機研發制造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空間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方面已形成先發優勢。據統計,杭州已集聚機器人相關企業超200家,在智能機器人運動控制算法、多模態交互等關鍵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草案要求,將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納入杭州市政策支持框架,通過制度設計增強政策合力,進一步規范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超前布局具身智能機器人基礎設施
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是指與具身智能機器人相關的關鍵部組件及整機研發制造、模型與軟件系統研發、數據服務、運營服務等產業,以及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各行業領域融合應用所帶動形成的關聯產業。
在具身智能機器人基礎設施統籌布局上,草案要求,適度超前布局新一代網絡、智能算力、數據中心、應用中試、檢測檢驗等具身智能機器人基礎設施建設。
面對當前研發訓練需求和未來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廣泛應用需求,草案要求加強網絡和算力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建立多元智算供給服務體系,提升算力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針對當前具身智能模型訓練缺乏高質量數據集的問題,草案要求政府推進公共數據開放,推動市政、交通、文旅、自然資源等與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環境相關的重點領域公共數據分級分類有序開放共享。支持企業建設可信數據空間和高質量訓練數據集,以市場化機制推動數據集的開放、共享、流通和應用。
對于具身智能機器人缺乏應用中試、檢測檢驗等功能性平臺的問題,草案要求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企業建設應用中試平臺、檢測檢驗平臺,為具身智能機器人的規?;瘧锰峁┲性囼炞C等前置保障。
此外,草案還明確,杭州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發揮財政資金、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帶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加大對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融資力度,支持投資機構加大對早期和成長期企業的投資力度。健全投融資聯動機制,完善財政金融科創支持體系。
強化“大腦—小腦—本體”技術協同
立足具身智能需要強化“大腦—小腦—本體”協同的技術本質,草案要求著力構建差異化的技術創新生態。
一方面,草案明確核心技術主攻方向,聚焦具身智能“大腦”(具身智能大模型)、“小腦”(運動控制系統)及“本體”(機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機)三大核心以及專用芯片等“卡脖子”環節。
例如,在“大腦”研發上,草案支持開展具身智能模型的研發和應用,提升多模態感知融合、人機交互、任務規劃、決策控制、仿真訓練等關鍵技術水平,提高具身智能模型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和可解釋性。
在“小腦”研發上,草案支持開展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的研發與應用,提升慣性導航系統姿態感知、全身動力學控制算法、感控結合的全身協同算法等關鍵技術水平。
同時,支持開展具身智能機器人多模態感知芯片、專用計算芯片、動力控制芯片等專用芯片的研制和應用,鼓勵開展類腦計算芯片、存內計算芯片等低功耗芯片的技術攻關。
另一方面,草案要求創新科研組織模式,允許多技術路線并行探索,根據動態競爭結果給予相應資助,加速技術突破。
另外,在打造技術攻關平臺上,草案也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點實驗室等具身智能機器人相關研發平臺建設和運營,鼓勵科研設施與儀器面向企業開放。
推動首試首用和規模化應用
圍繞應用賦能,草案明確,重點構建“場景開放—供需對接—示范引領—政策激勵—全面推廣”全鏈條推進體系。
草案明確,支持杭州市、區(縣、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通過購買服務、合作創新采購等方式,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公共場景的首試首用和規?;瘧?。
其中,在工業制造領域,草案要求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在智能制造領域的規?;瘧?,聚焦汽車制造、工業物流、3C制造等重點領域,開展具身智能機器人場景應用試驗,充分發揮具身智能機器人在柔性制造、人機協作、智能決策等方面的優勢,提升工廠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水平。
在醫療健康領域,草案明確,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在臨床診斷、手術輔助、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醫療服務全鏈條的深度應用。支持醫療機構、企業聯合開展醫用機器人臨床創新與示范應用。
草案還提出,根據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技術特性與發展規律,針對不同智能化等級、應用場景分類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品及服務,探索構建分級分類監管體系與沙盒監管機制,建立包容審慎、鼓勵創新的監管生態,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