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育兒補貼方案公布!3周歲前每娃每年3600元;預告:國新辦7月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育兒補貼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關情況;工信部:鞏固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綜合整治成效,加強光伏等重點行業治理;工信部:完善人形機器人、物聯網、高端儀器儀表等產業發展政策;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依規治理企業劣質低價競爭;兩部門: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編制工作;上海市經信委:爭取年內實現浦東自動駕駛全域開放,不含陸家嘴等區域;泰國和柬埔寨停火協議正式生效;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納指漲0.33%,特斯拉漲超3%。
隔夜外盤
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跌0.14%,納指漲0.33%,標普500指數漲0.02%。熱門科技股多數上漲,超微電腦漲超10%,AMD漲超4%,特斯拉漲超3%,英偉達、博通、高通漲超1%。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油氣板塊漲幅居前,納伯斯實業漲超6%,戴爾科技、阿斯麥、科磊漲超2%。貴金屬、焦炭板塊走低,美國黃金公司、黃金資源跌超3%,泛美白銀、科爾戴倫礦業跌超2%。熱門中概股多數收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0.69%,愛奇藝跌超3%,嗶哩嗶哩跌超2%,蔚來、百度、理想汽車、拼多多跌超1%,阿里巴巴漲超1%。
熱點聚焦
一、國家育兒補貼方案公布
①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7月28日公布。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育兒補貼按年發放,現階段國家基礎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對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滿3周歲的嬰幼兒,按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補貼。
②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育兒補貼方案預計每年惠及2000多萬個嬰幼兒家庭。
③預告:國新辦7月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育兒補貼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關情況。
二、外交部最新發聲
①中美在瑞典舉行新一輪經貿會談,外交部回應
在7月28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有媒體就中國和美國在瑞典舉行的新一輪經貿會談提問。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關于中美在瑞典舉行經貿會談的具體情況,你可以保持關注。“我要指出,在經貿問題上,中方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實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通過對話溝通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他表示。
②中國是否愿意接受與美國達成“次優協議”?外交部回應
在7月2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稱,歐盟有人士認為,他們日前與美國達成的協議并不理想,但是這是他們能夠達成的最好的協議。如果擺在談判桌上的只是一個次優的協議,中國是否也愿意接受,還是中國會退出談判?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關于你提到的美歐之間達成貿易協議,我想說的是,中方一貫主張各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分歧,維護良好的國際經貿合作環境,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同時,我們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的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
要聞精選
公司新聞
主題機會
1、百億美元合作帶動板塊走強 中國創新藥加速全球臨床協同
7月28日,創新藥概念持續走強,恒瑞醫藥、海思科、聯環藥業、亞太藥業、辰欣藥業漲停。消息面上,恒瑞醫藥公告,與葛蘭素史克(GSK)達成一項總潛在金額高達125億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覆蓋一款處于臨床階段的呼吸系統創新藥及多達11個處于非臨床階段的候選項目。據醫藥魔方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藥企共完成94筆對海外的授權交易,總交易金額達到519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36%;今年上半年,中國藥企License-out金額已突破608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全年增速有望達到近年高位。交易形態上,從傳統單產品授權逐步向平臺型授權、組合交易和深度臨床協同方向演進,反映出中國創新藥在管線結構、數據質量和海外注冊能力上顯著提升。
國聯民生證券表示,創新藥或將逐步進入兌現期。2025年預計是國內創新藥授權出海的重要年份,自2018年“4+7"集采以后,國內企業紛紛開始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至今7年時間,已經陸續進入兌現期。部分先驅創新藥企業有望陸續實現盈虧平衡,利潤端轉正。國金證券表示,創新藥全球競爭力凸顯,對外授權提速,陸續步入扭虧階段的產業向上趨勢。2025年開年以來,中國新藥獲批上市的數量與質量都繼續提升,中國創新藥商業化以及國際領先新藥引進到中國的節奏都在加快,經歷數年低迷的創新藥板塊已處于價值洼地。
相關概念公司有恒瑞醫藥、塞力醫療、我武生物、陽光諾和等。
2、固態電池量產時間表密集公布 產業化進程駛入加速通道
近期,多家企業明確了固態電池生產的時間線。蜂巢能源將于2025年四季度在2.3GWh的半固態量產線,試生產其第一代140Ah容量半固態電池。這將是蜂巢能源為寶馬MINI下一代車型供應的半固態電池,并計劃于2027年大規模供應。長安汽車在互動平臺披露,公司正全力投入固態電池相關研發,預計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能量密度達400Wh/kg。孚能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建成設計產能達0.2GWh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中試線,并向戰略合作伙伴客戶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
國投證券表示,固態電池作為新一代革命性技術,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壽命方面顯著優于液態電池。目前半固態電池已步入產業化階段,全固態電池有望2027年實現量產。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和制造工藝革新,該技術將帶動eVTOL、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電池需求,固態電池相關產業鏈有望迎來利好。浙商證券表示,固態電池技術已進入產業化拐點,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將成關鍵突破期。該技術采用“負極—固態電解質—正極"的三明治結構,能量密度超400Wh/kg,硫化物電解質、硅碳負極等材料形成技術護城河。預計2030年鋰電設備增量市場規模將達336億元。
相關概念公司有利元亨、海順新材、國軒高科、長安汽車等。
財經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