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滬指盤中突破3600點,基金公司解讀后市投資機會
近期,A股市場表現強勁。滬指自7月9日成功突破3500點后,連續9個交易日穩守這一關口,且不斷刷新年內高點。
7月23日,滬指、上證50指數等盤中突破3600、2800點,續寫新篇章。
本輪指數突破有何獨特之處?后續走勢將如何展開?
在基金公司看來,當前市場或仍處于上漲趨勢中,不能輕易言頂。與以往相比,此次行情基礎更為扎實,市場賺錢效應有望逐步擴散。
多因素驅動
此次行情基礎更為扎實
業內認為,近期市場的上漲是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
對于近期的上漲,長城基金認為有幾個驅動因素:一是“反內卷”政策不斷深化。從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到“反內卷”到現在已有一年時間,范圍不斷擴大,從上游資源品、“新三樣”到快遞、航空等,而不是像上一輪供給側改革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的去產能。“反內卷”政策的推出及執行,有望上修PPI和A股盈利預期。
二是世界級超級工程—總投資達1.2萬億元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項目宣布開工,對順周期板塊的情緒拉動較大,一定程度上可支撐指數上行。
三是中國資產重估大趨勢不改,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包括世界多極化趨勢、美國例外論受到質疑,中國新質生產力出現高光時刻和國內豐富的政策工具儲備等。
在信達澳亞基金看來,站穩3500點,并快速上攻3600點,驅動因素更加多元且扎實。一是政策面積極發力,活躍資本市場、鼓勵長期資金入市等舉措,為市場注入強勁動力;二是國內經濟企穩回升提供基本面堅實支撐,二季度以來穩增長政策持續落地顯效,經濟復蘇預期不斷增強,市場信心得以提振;三是“反內卷”政策為市場構建起健康增長的基礎。可以說,本次行情并非單純由流動性或市場情緒驅動,而是基本面、政策面與資金面同頻共振的結果,展現出穩健且可持續的發展態勢。
“與以往周期主導的指數突破不同,今年滬指沖關3500點,結構性輪漲特征更為顯著,背后有更多政策與資金底層邏輯支撐。這些差異,或使行情基礎更為扎實,市場賺錢效應有望逐步擴散,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機遇。”信達澳亞基金表示。
A股有望延續震蕩上行
在基金公司看來,目前市場處于主升行情中,尚未看到明確拐點,有望延續震蕩上行。
華夏基金認為,滬指從沖擊3500點到盤中突破3600點,僅隔了20天,可見市場風險偏好高、資金承接力強。因而對利好非常認可,具備邏輯的板塊持續性較好。
“目前市場處于主升行情中,尚未看到明確拐點。隨著多個寬基指數(如上證指數、創業板指)創年內新高及加速上漲,指數突破去年底以來的震蕩區間已成為事實,大勢擴張是市場的主旋律。”華夏基金表示。
長城基金表示,短期保持謹慎樂觀,當前市場或仍處于上漲趨勢中,配置上需要做好一定的防守,不能過分追高。
富國基金表示,近期會議繼續釋放擴內需、“反內卷”政策的積極信號,對市場情緒有所提振;隨著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臨近,政策表述的邊際變化或將成為新的行情催化劑。
“展望后市,市場并不缺流動性,隨著中報業績預告行情步入尾聲,政策走向和增量信息有望成為新的催化劑。中長期看,在全球資金再平衡,疊加中國產業升級、新質生產力紅利加速釋放的背景下,中國資產重估趨勢不改。”富國基金稱。
關注產業趨勢和政策指引兩大方向
基金公司認為,當前市場仍蘊藏較多結構性機會。
富國基金表示,從行業配置角度,在“反內卷”行情發酵、科技產業趨勢延續等多重催化下,市場仍蘊藏較多結構性機會。重點關注兩方面機會:第一,產業趨勢,科技成長修復空間仍在,下半年重磅催化可期,關注AI、創新藥等方向。第二,政策指引,有望受益政策利好的消費、供給側改革方向;低利率時代,紅利資產仍是底倉選擇。
在工銀瑞信基金看來,當前資金圍繞政策熱點與產業變化快速切換,再次選擇拉升大金融板塊,主要源于機構資金長期配置需求逐步增加,增量資金加速涌入金融板塊。
同時,在低利率和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銀行等高股息、低波動屬性的紅利類資產大受青睞。考慮到當前大金融板塊基本面較為穩健,整體估值仍有提升空間,可關注銀行板塊的紅利屬性及非銀板塊向上彈性。
南方基金認為,隨著近期“反內卷”等頂層設計出臺,基建、水泥、鋼鐵等傳統行業有望迎來新的起點。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派發現金分紅的能力和意愿有望隨之增強,從而進一步強化紅利風格的長期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