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福建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省長趙龍作政府工作報告。初步統計,2023年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54355億元、增長4.5%,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907億元、增長9.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91億元、增長7.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進出口總額下降0.2%,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3%、6.9%,城鎮調查失業率4.8%,居民消費價格與上年持平。
2023年福建產業升級蹄疾步穩。實施省重點技改項目1704個,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占比居全國第三位。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28.3%、提高3.4個百分點,出臺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10條措施。發布全國首份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白皮書,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2%。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9萬億元,海洋生產總值達1.2萬億元,實現旅游總收入6981億元。
民營經濟是福建省經濟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優勢所在。2023年福建民營經濟提質增效。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推出三期共300億元提質增產爭效專項貸款、惠及2萬多家企業。引進民企制造業項目2280個,民間制造業投資增長8.1%。新登記民營經營主體112.8萬戶、增長9.1%。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連續7年全球第一,福耀汽車玻璃市場占有率長期保持全球第一,安踏入選全球十大最具價值運動服飾品牌。
民營經濟貢獻了福建省近70%的地區生產總值、70.6%的稅收、7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和94%的企業數量。正如報告所言,2023年,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為福建增了光、添了彩,為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會上還公布了2024年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預期2024年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左右,出口增長5.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糧食總產量507萬噸以上,按序時進度完成國家下達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目標。
2024年,福建省將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報告指出,要以更高站位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打造縣域重點產業鏈,引導每個縣域做強1-2條重點產業鏈。加快傳統產業“智改數轉”,滾動推進省重點技改項目1000項以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加快培育優質企業,大力實施世界一流企業、制造業領航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