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領域,又迎來好消息!
9月17日,2025世界儲能大會在寧德市開幕。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柳新巖在大會現場發布《新型儲能技術發展路線圖(2025—2035年)》,目標到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超過1.8億千瓦,2030年裝機超過2.4億千瓦,2035年裝機超過3億千瓦。
當天,在A股市場上,儲能概念股集體異動,寧德時代盤中一度大漲8%,股價再創新高。截至收盤,金發科技、世嘉科技、嘉澤新能等近20只相關概念股漲停或漲超10%,寧德時代上漲6.7%,總市值突破1.7萬億元。
儲能概念股掀起漲停潮
9月17日,A股儲能概念股集體走強,截至收盤,特變電工、富佳股份、金發科技、世嘉科技、寶光股份、嘉澤新能、科森科技、蔚藍鋰芯、寶馨科技、安彩高科等近20只相關概念股漲停或漲超10%,欣旺達、金風科技漲超7%,寧德時代漲6.7%。
當天,2025世界儲能大會在寧德市開幕。此次大會由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寧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零碳·科技”為永久主題,以“儲能新紀元 零碳啟未來”為年度主題,旨在打造引領儲能創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全球風向標。
在大會現場,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柳新巖發布《新型儲能技術發展路線圖(2025—2035年)》。路線圖規劃的發展目標為:2027年,新型儲能產業步入規模化發展初期,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超過1.8億千瓦;2030年,新型儲能產業全面市場化發展,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超過2.4億千瓦;2035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超過3億千瓦。
另據界面新聞報道,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大會開幕式上指出,近五年來,在“雙碳”戰略目標的指引下,中國出臺了很多儲能政策,從前瞻性布局引導,到分階段精準的施策,再到央地協同推進,推動了中國儲能產業從小范圍的科研示范走向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
曾毓群指出,過去五年,全球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增長達11倍;在各項政策的引導下,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更是實現了20倍的增長,成為全球最大儲能市場。
曾毓群表示,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完整的、規模最大的儲能技術,最先進的儲能產業鏈;儲能電池和系統的出貨量分別占全球市場的90%和70%以上。今年初發布的136號文,標志著中國儲能產業已經進入了全球市場化的新階段。不過,曾毓群同時也指出,儲能行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挑戰,例如價格競爭異常激烈,無序擴張等問題。曾毓群提出,要做到守住安全底線、構建真實可信的市場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創新。
機構上調國內儲能裝機預測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儲能領域還迎來另外一則“利好”消息。
9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目標到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仍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為主,各類技術路線及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培育一批試點應用項目,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
中信證券指出,上述目標意味著至2027年國內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翻倍。雖該目標在量級上與市場此前預測接近,但方案的印發在實質上將“市場預測”轉變為“政策目標底線”,預測實際裝機大概率將超過政策目標。基于此,中信證券上調2025—2027年國內儲能裝機預測至140GW、190GW、230GW。
華泰證券認為,上述行動方案的目標符合市場預期。行動方案對于源、網、荷三個方向的新型儲能模式都進行了部署。重申要求電力調度機構明確新型儲能調度運行方式和調用區間,從而合理提升新型儲能調用水平。商業模式創新是未來儲能高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通過與風光裝機耦合從而實現更優的經濟性。同時調度更公平的情景下儲能年循環次數有望提高,通過更多電量循環攤薄度電成本。
招商證券表示,國內儲能政策持續加碼,需求將超預期且可持續。根據三方統計,2025年8月國內儲能市場招標規模25.8GW/69.4GWh,創歷史新高。主要得益于12個GWh級大型單體項目完成招采,以及中能建25GWh儲能系統集采訂單落地。136號文取消新能源強制配儲要求后,行業對于下半年大儲裝機比較悲觀,但隨著國家級規劃與各省容量政策的托底,國內大儲招投標仍維持高景氣度,需求有望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