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翼菲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表,擬依據18C章程登陸港交所主板,農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若此次順利上市,翼菲科技將有望拿下“輕工業全品類機器人第一股”的頭銜。
翼菲科技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作為中國領先的綜合性工業機器人企業,公司專注于工業機器人的設計、研發、制造及商業化,并提供機器人綜合解決方案,深耕輕工行業。憑借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本體、控制及視覺系統和制造工藝,公司已建立強大的全覆蓋技術生態體系,實現規模化智能決策、環境感知、精確操控及自主移動。
依托多年技術沉淀與創新積累,翼菲科技自主研發控制及視覺系統(Gorilla及Kingkong系列)核心技術,構建起涵蓋并聯機器人(Bat系列)、AGV/AMR移動機器人(Camel系列)、SCARA機器人(Python系列)、晶圓搬運機器人(Lobster系列)及六軸工業機器人(Mantis系列)全面的工業機器人產品矩陣。其相關解決方案可支持上下料、分揀、取放、包裝、視覺檢測、組裝及涂膠系統等多元自動化功能,已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零部件與新能源、醫療健康、快消品及半導體等領域。
翼菲科技于2014年成功自主研發迅翼系列(Bat系列)高速并聯機器人,一舉填補國內技術空白。該系列產品自研控制系統大幅精簡硬件架構,節約控制硬件成本達50%;標準動作節拍可達240次/分鐘,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在自動化流水線及分揀作業場景中展現卓越適應性。歷經持續迭代創新,該系列已推出五代產品及20+標準機型。
此外,公司于2025年開始了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6月中旬,翼菲機器人項目正式簽約落地浙江紹興曹娥江經開區,將重點建設工業機器人生產制造基地及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中心。
從市場地位來看,以2024年收入計算,翼菲科技是中國專注于輕工行業的工業機器人及相關機器人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第五的本土企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翼菲科技的客戶包括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顯示屏供應商、生物活性材料及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全球最大的微型聲學設備供應商之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之一、全球領先的綜合醫療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等知名企業。公司客戶數量也逐年攀升,直銷客戶從2022年的69名增長至2024年的275名,主要來自消費電子、汽車零部件、新能源、醫療健康等高增長領域。
在此次IPO前,翼菲科技已完成10余輪融資,吸引了眾多明星投資機構入局,其中包括佳士科技、常春藤資本、春華資本、國科盈峰、七晟資本、峰瑞資本、啟迪之星等。而在IPO前最后一輪融資完成后,翼菲科技的估值已達到36.04億元。
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營業收入呈現穩健增長態勢,分別為1.62億元、2.01億元、2.68億元;凈虧損分別為5755.3萬元、1.11億元、7149.5萬元。研發投入方面,該公司近三年研發開支分別為3420萬元、3310萬元及3870萬元,分別占營收的21.1%、16.5%及14.4%。截至發稿,翼菲科技累計獲得271項授權專利,包括36項發明專利、222項實用新型專利及13項外觀設計專利。
值得一提的是,翼菲科技的業務已覆蓋全球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洲、北美、東南亞等主要市場。2024年,其海外收入達2550萬元,占當年營收比重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