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e公司
05-09 22:57
30年來,證券時報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發生的巨大變化。從審批制到核準制再到注冊制,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日趨完善;上市公司結構明顯優化,戰略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上市公司總營收占GDP比重創新高
2022年,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1.46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59.04%,創歷年新高。近10年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平均增速近10%,顯著高于同期GDP增速。
金融反哺實業之下,一批公司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近兩年千億元營收公司數量連續突破百家,占上市公司比重均保持2%以上。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近六成上榜的中國公司在A股上市或部分上市,龍頭公司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上市公司行業結構優化 戰略新興產業成新增長極
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和完善,A股上市公司行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質量得到明顯改觀,日益成為經濟轉型升級重要的動力源。從行業結構變化來看,戰略新興產業成為新增長極。
統計顯示,TMT(電子、通信、傳媒、計算機)、醫藥及電力設備板塊上市公司數量合計近2000家,2023年10月底總市值達25.8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比例近33%,相比10年前增長13.4個百分點。
發明專利大幅增長 研發投入屢創新高
戰略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是A股公司創新水平持續提升的反映。數據顯示,2022年A股公司合計研發支出達1.6萬億元,同比增長超16%。往前看,A股公司研發支出已經連續15年同比增長。從研發力度來看,A股去年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收比重為2.27%,同樣創出歷史新高。
高研發投入帶來高回報,眾多公司進入專利收獲期。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A股公司累計獲得發明專利達133.38萬件,平均每家公司超297件,相比10年前大幅增長2.6倍。
責編:萬健祎
校對:祝甜婷